先总结一下我的2011吧!
1、2011年我动过两次跳槽的念头,第一次是在刚过完年的2011年的3月份。当时看到咱们国家的一个百年央企要在我所在的地区招聘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我正有跳槽的想法就发了简历。事情按部就班的进行,第一面之后是第二面,接着是等消息。因为第二面是财务总监面试,所以HR告诉我最后一面应该是董事长礼节性的见见,我可以准备离职了。谁知我的第三面的消息一直等到现在也没有接到电话,我咨询多次后对方答复是取消本次招聘。这让我对这家央企的做法很是失望,但是又无可奈何。后来听朋友介绍,是我们地方的关系人员占了岗位。我当时虽然很气愤,现在已经想开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你不能责备他。当专业能力和社会关系对立时,人们一定取其利。这家央企刚到我们这个地区一定想搞好与地方的关系,而专业人员并非急缺。
2、2011年我的第二次跳槽行动是发生在12月22号那天。如果说我的第一次跳槽“有心栽花,花不开”。那么,第二次跳槽行动则是“无心插柳了”。12月22号那天,我正常回家;老婆说有个刚成立的国企要找人,你想不想试一试?我说咱也没有关系,国企都得评关系才能进去的。老婆劝说我试试,说就在咱们家旁边的大学考笔试。我还是没有报名,但是周五那天我却收到了参加笔试通知的电话。原来是我老婆给我报了名。周六正好无其他事情,我就参加了笔试。12月30号出成绩,我考了3名。顺利进入面试第一轮。面试安排在2012年的元旦三天,我这三天一直没好好休息。却看到了不同于上次那家央企的考试纪律,这次看到很多当地纪委的人员来监督面试过程。后来春节前通知我体检上班,现在我已经在这家刚刚成立的国企工作了20天。
3、2011年我的工作,有会计转到了经营预测分析。4月份,可能因为有人告密我有跳槽的想法,领导找我谈话,意思是想给我转岗重点培养我。我顺水推舟,就答应到别的部门工作。一来我可以学习一下这家公司的经营分析,二来跳出财务来看看财务到底怎么该怎样做。这样我就到企业经营计划部任职。我的工作就是预算的编制管理和企业的经营分析预测。就是根据现在的市场情况和企业的现状预测未来2个月内企业的损益。这个部门让我认识到企业的分析和预测必须紧跟市场和生产。财务离开市场和生产的信息,将会变成闭门造车。
4、视野的工作,任财管的版主为大家服务。受大鹏版主和其他各位版主的影响,我在2011年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尽力了。希望我们财管版在2012年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虽然因为换工作的影响,我这段时间没有及时的为视野服务,但是我心里还是一直想着咱们论坛。等我工作走上正轨,我还会继续把财管版的工作做好。2012年,我想把财管版的“读经典书籍”的这个活动一直搞下去。同时,还想在我们财务部门内部也随同视野论坛搞读书活动。这是我的一个想法,上周和领导开会时,我提到这个读书活动,公司领导很支持。
5、陪陪孩子读读书。女儿已经开始认识汉字了。这段时间老婆一直教孩子认识简单的汉字,而且女儿进步也很明显。我想我也应该多陪孩子读读故事,背背古诗和多参加些活动。
2012年的一点想法:
新单位新起点我是2012年元旦参加的现在公司的面试,一周后体检。接着是新单位年前的迎新会(其实就是新员工的一个见面交流会),也算作入职前的领导和新员工交流的机会吧!1月29号正式入职,到现在算是在新单位工作了近一个月了。和大家交流一下新单位的一些见闻和想法吧!
1、从制造业到园区和房地产开发行业的转变。我在制造业作了八年的财务,现在转到园区开发和房地产行业;有点不知所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成本的处理,我都没有概念。计划购买一本房地产会计与税务的书籍,尽快熟悉这个行业的特点和财务处理的要求。新单位还有教育行业,房地产熟悉后再学习一下教育服务行业的财务处理要求。
2、把财务工作基础夯实。我在的财务部分三大部分,财务与税务是一块、海外并购和融资是一块、工程采购预算是一块。我的工作就是负责财务与税务,也可以说是财务部的基础工作;我入职以来一直给下属强调我们是核心,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后面的公司决策等等。就是为了给刚毕业的新同事时刻提醒,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有人说财务工作需要精细化管理,我是非常赞同的。
3、不断持续的学习。我们财管版面自去年开始组织“阅读经典书籍”的活动,虽然近期我没能及时跟进,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持续推进这项活动。我们财务部门也正在做今年的培训计划,除了外部培训还有公司组织的定期卡内基培训和我们财务部门自己组织的每周学习活动。让大家把自己的专长做一个专题报告,然后一起分享学习。例如,下周将要组织的欧债危机的学习就是我们一个来自德国的副经理讲解她的亲身经历和她的所见所闻。
4、加强对税法的深入理解。我公司是刚刚成立的一家集团公司,下辖房地产、教育、园区开发、服务业等等很多行业;而且涉及很多海外并购。以前为了考CPA时,学习过税法;后来只有工作需要才看看相关税法条文,现在转变了行业需要重新看看现在行业的税法规定,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海外并购涉及的税务问题。
5、全年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其内控功能一般取决于领导的态度。我现在正着手起草今年的预算,因为单位是2011年12月才刚刚成立,今年1月份又接连注册了3家下属子公司。员工也是1月底才刚刚配备齐全,所以预算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始着手。领导很重视全年预算,但是感觉好像是为了应对财政局的检查;如何不让预算仅仅流于形式,让其发挥功能是接下来的一个小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