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近了,年终奖还会远吗?关于年终奖的讨论,年年有年年新,iPhone、iPad、电脑、旅游、购物卡等已不足为道,昔日阿里的特别红包,刘强东的百万现金,奇虎360的保时捷卡宴曾惊艳四座,而今天,辣条都开始以食物中的“劳斯莱斯”的身份进入年终奖名单,20年后价值百万的银杏树苗、最高可达500万的彩票等奇葩年终奖让人哭笑不得,网友黯然“有一种年终奖叫别人家的年终奖”。
近日,某人力资源调研机构发布2014至2015企业年终奖报告,数据显示,今年有84.3%的企业会发放年终奖,其中,奖金上调幅度在10%以内的超过40%,4.8%的企业年终奖增长幅度高于20%,对于这不足5%的少数土豪企业,小伙伴们多是两眼水润含羞怒问“富贾,缺人否”,羡慕之情无需多言,更折射出年终奖对跳槽潮的莫大影响。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年终奖并非每个企业的必须动作,法律没有强行规定,它取决于公司业绩,更源于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若年终奖是“收买”人心,吸引贤士的工具,那么年终奖不但要发,还要发得漂亮。人人都知道华尔街精英的年终奖虽然两极分化严重,但丰厚者奖金极为可观,可鲜有人知道华尔街的延发条例。国内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年前年后各发一半已经成了众多用人单位狙击跳槽潮的惯用手段。
上述年终奖,发得有技术,但不艺术。漂亮的年终奖长什么样?怎么发?90后美女老板告诉你。近日,青岛一位年仅21岁的女老板在年会上豪掷上百万购进4台宝马奖励业绩突出的员工,引发相关新闻报道及转载近千条,微信中相关文章超过400篇,到达受众数以百万计。且不论其产品或营销手段,以数百万的成本,俘获人心,吸引关注,传播品牌,打造个人形象,网罗粉丝,一箭多雕,这年终奖发得漂不漂亮?
马云曾说过,阿里的年终奖是“给结果付钱,给努力鼓掌”,对于员工来说,年终奖不仅是物质上的奖赏,更是情感上的励志。网络中涌现的一张回家的机票、与家人团聚的23天长假、不扣工资的请假券、迟到券,温馨中略带调皮,那都是打动人心的艺术型年终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起年前年后各发一半的“留人奖”,这种暖人心扉的“情感奖”更能增进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黏性,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年终奖也是行业和经济的“晴雨表”。前述报告显示,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上海地区以8523元的平均水平雄冠全国,深圳则以300元之差“屈居”第二,北京、广州、杭州、苏州以6000元为界组成第一梯队;从行业分布上来看,互联网金融成今年最大黑马,以平均近4万的年终奖拔得头筹,信托、基金、证券和网游手游紧随其后。而往年稳居前三名的房地产行业,今年位列第六,传媒广告业则好不容易挤进了前十。2014年上海自贸区扩区、津粤闽自贸区获批、互联网金融大放异彩、IPO开闸、并购大戏高潮不断、新媒体野蛮生长等等,政策扶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刺激行业走高,都是理解这份排行榜的支撑点。而斩获高额年终奖排名的行业,也势必引领新一年的就业潮。
如此来看,白马非马,年终奖也不只是年终奖,小到员工关系、企业文化,大至就业、跳槽、行业走势、经济发展,都与年终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年终奖,发或者不发,怎么发,也是一门需要修炼的艺术。
延伸阅读:
年终奖 有人欢喜有人忧
各地年终奖排名 上海8523元居全国第一
轻松避开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