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宁市审计局多措并举推进国有企业审计工作
作者 王昊天 李小学
济宁市审计局为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积极探索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办法,助推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深研究,找准审计监督“切入点”。该局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将研究型思维贯穿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全过程各环节。在项目立项研究上下功夫,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梳理研究国企改革目标、政策等内容,明确审计重点,确保项目立项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在审计过程研究上下功夫,注重审计实施与研究分析相结合,由重点关注现场审计查证转向聚焦研究和问题分析。在国有企业改革重点事项推进专项审计中推动出台了《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在问题整改研究上下功夫,实行审计发现问题周推送制度,以清单方式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在成果开发研究上下功夫,撰写了加强国企内部审计监督、加快设立总审计师等多篇审计专报,推动出台完善了多项制度。
二是重数据,按下智慧审计“快捷键”。该局在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中,深入践行“科技强审”理念,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探索运用SQL、Python、SPSS、Arcgis等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对市属国有企业及下属公司多项指标进行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等,结合行业指标分类评价,逐户企业建立数据分析模型105个,通过精准分析、疑点核实、模型固化,努力实现大数据与审计工作“1﹢1>2”的层级跃升,探索组织方式有实效、业务开展有成果、数据应用有突破的国企大数据长效分析路径。高质量完成了《数据审计“把脉”国企,精准施策出“良方”——数据分析技术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课题;构建了《济宁市企业审计数据分析模型七张清单》,形成了系统化企业问题分析模板;持续深化企业财务信息和计算机智慧审计融合,以多维度、可视化的方式体现企业经营质量,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更加直观、全面的数据分析结果,助力提升审计质效。
三是聚合力,打好联动监督“组合拳”。该局积极做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充分发挥监督叠加效应。联合市人大、财政、国资等部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审查监督。推动构建了“人大主导、财审联动、数据赋能、多方融合”的国有资产监督新机制,以全面调研和重点审查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对市属国企及权属公司的全覆盖审查,每年选取部分重点关注事项对市属国企进行联合监督,市审计局结合年度审计计划对1至2户市属国企开展重点审查,更加精准地抓住监督工作重点,提高国有企业监督效果。
延伸阅读:
民航审计监督工作会在京召开
浙江:深化审计监督 助力农业发展
泰安市建立公益诉讼与审计监督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