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特殊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说话的水平又是参差不齐的,有的水平相差甚远,故而效果差异也很大。有的人说话中听,有的人说话伤人;有的人说话简练,有的人说话罗嗦;有的人三言两语就会使人产生好感,有的人说不了几句话就得罪了人。一句话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一句话也可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话可使到手的钱财飞走,一句话也可令财源滚滚而来……所有这些,口才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口才对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士来说都很重要。口才不只是摇唇鼓舌、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口才也不仅仅只是讲话的技巧。口才,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敏锐的观察力、全面的分析力、准确的判断力及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记忆、良好的语言技巧等等。
会计人员向来以埋头苦干、甘于默默无闻而著称。由于会计工作要求准确、及时、客观、公正,因此会计人工作必须认真不苟、专心致志。他们工作起来全神贯注,一般很少说话,即便旧时账房先生唱账也属心无旁骛。天长日久,许多会计人员便养成了不善言辞的习惯,往往易使人觉得会计人城府很深,而不愿与之往来。会计工作需要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但是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会计人员不仅仅要记账、算账、报账,会计人员同样需要具有一定的口才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即便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不仅仅是整天低头忙于票据、凭证、合同、账册、财务报告,会计的许多工作是要靠语言来完成的。
首先,会计人员在求职、竞聘时,自身的学识、能力固然重要,不过讲话的艺术对于你能否很好地推销自己,使对方接受自己甚至赢得别人的青睐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会计人员在记账、算账、报账时,要同多种人打交道。即便最简单的报销业务,也需开口与人交流。
会计人员在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要能够抓住重点、分清主次、言简意赅,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阐明财会业务的精髓、要点,清晰准确地描述财务工作的流程和蓝图,以利于领导进行分析、决策。
会计人员在向员工解释财经法规、政策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地阐明有关方针、制度,还要善于把握分寸,有时还需要用通俗的语言来诠释专业术语,以达到消除误会、统一思想的目的。
在与财政、工商、税务、银行、保险等诸多相关部门打交道的时候,会计人员不卑不亢、
和颜悦色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将会有助于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有好的口才对做好会计工作的帮助极大。特别是会计人处于经济利益调整和分配的关口,很容易遭到领导的责难、同事的非议、员工的误解,这时候怎样利用自己所具有的语言天赋来恰到好处地阐清制度、表明观点、说明事实、表达情感,既维护会计工作和《会计法》的严肃性,又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实在是一门艺术。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问题,解释得好,可化解矛盾、树立威信,即使不能完全消除分歧,也能求得对方的理解;若解释得不好,则会使工作陷入被动,以至影响会计人的形象。“嘴头”功夫差,没有冷静的说理,清晰的措词,温和的谈话,纵使你有满腹经纶也一无用处,弄得不好,轻者词不达意,重者会激化矛盾,形成积怨,甚至于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因为你面对的是各色人等。
会计人员的工作很辛苦,常常加班加点,这应当广为人知。虽然兢兢业业,甘当老黄牛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但会计人员不该总是默默无闻,应该在日常的言谈话语中广而告之,广泛宣传自己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理解你的辛苦,获得组织和他人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谈不上与公众的沟通,形象塑造也就无从谈起。
会计人多以稳健、谨慎而著称,这大概与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有关吧。会计人说话要牢靠,不可变幻过多,即使很有把握的事,说起来也不要太轻率,语言选择要妥贴,有八分把握的事,不说十分话,争取一下可实现的,不夸口拍胸脯。办事要扎实,具有时间观念和信任意识,确实难以完成的,亦应当做好解释工作,给人以讲究实际和礼貌的感觉。允诺不随随便便,因为轻率允诺既害苦了自己,也使别人大失所望,影响别人对你的信任。荀子曾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