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老友记--三位财务经理人的职业生涯(2)

来源:首席财务官   发布时间:2005-11-19  作者:张格亮   编辑:mopyfish

阅读:9700  打印   RSS 字号:||
  从“做事文化”到“做人文化”

此时的首信股份主要从事手机产业,正是因为比较熟悉这个行业,再加上老领导的赏识,武学东拒绝了其他公司的邀请,重新回到首信股份,开始负责手机产业的研发、产、供、销、客服的协调工作。“干惯了财务,一下换到经营岗位也还是很新鲜,这期间拜访了所有客户、主要合作伙伴,参与制定了渠道价格政策、市场推广方案、售后服务改革方案等,本以为就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也许命中注定就离不开财务……”2004年年初,原经营财务部总经理辞职,总裁直接将武学东调到经营财务部担任总经理,又开始了他最熟悉的财务工作。

2004年5月,首信股份总裁杨廉斯隐退,普天集团高级副总裁鲍康荣就任首信股份新总裁。此时的首信股份由于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其实首信现在完全可以不急于做实业,我们每年从北京诺基亚合资公司拿到4亿元左右的投资收益,足以令任何人羡慕不已。但是,从股东角度判断一件事情和从企业内部判断一件事情是不一样的,如果从股东的利益考虑,首信早就应该退出手机行业了,但是这在国营企业行不通,国营企业似乎更看重有事做,做大事,而不用过于担心实际效果。”武学东轻轻地叹了口气,“在非正常的决策环境下,我们的专业决策知识和经验根本用不上,即便明知道管理层的决策是不妥的,你也阻止不了,你只是个财务部经理,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诺基亚公司是做事的文化,多数国有企业是做人的文化。回到首信股份后,武学东试图将诺基亚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带到首信,但国企特殊的制度和人文环境使得这些方法的实施效果难尽人意。2004年8月,武学东清楚地意识到首信的运营出现了问题,于是从财务角度撰写了一份分析报告。

“在国营企业向老板提交负面的报告是比较敏感的,所以我只是艺术性地以财务部下面的研究小组的名义,向老板递交了这份‘研究报告’,仅供老板参考。报告对我们自身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对未来行业走势做了预测,对目前应该采取的策略做了一些建议,并对立即退出手机行业和一年后退出手机行业两种方案做了比较,结果是两者造成的损失基本相同。”

随后的一年多里,首信的许多决策似乎与这份报告的思路不谋而合。或许在国企环境中,做事的科学性永远要以做人的艺术性为前提。“就像解方程一样,你的参数和变量太多,就很难解。要对得起良心,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减少损失和浪费,‘创造价值’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这也许是武学东不愿面对、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2004年初,我发现一些采购计划有严重问题,便向管理层提出异议,其实管理层很清楚这些单子是否该做,但即使所有人获得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也会做出不同的决定,这些单子最后没有被取消,接下来造成了公司几亿元的损失。没能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或许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但我有其他的选择么?”武学东有些激动。

两次错过

武学东是中国第一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1993年大学毕业后正赶上两件大事,一件是会计制度改革,一件是各个企业纷纷改制上市。“我刚刚大学毕业,学新东西比较快,所以刚工作不久,便开始参与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的改制上市工作。”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建立之初,这样的机会弥足珍贵。“当时京东方刚刚上市,我们去京东方学习取经,回来后就照猫画虎,开始进行改制上市的准备工作,写各种可行性报告和未来发展计划,但后来邮电部只分到一个上市指标,我们没有拿到,上市努力没有成功。”武学东就在财务部从事按部就班的会计工作。

2001年,首信股份成立后不久,便开始了上市的又一次尝试。“但是当时正赶上普天集团准备整体上市,在普天运作上市的过程中,作为普天集团子公司的首信股份,必须保持股权结构稳定,为了配合普天上市,首信股份不得不暂时放弃了上市计划,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普天上市没有成功。随后,2003年闹‘非典’经营受影响,2004年国产手机全线溃败,首信股份上市的梦想由此成为泡影。”说到此,武学东的声音有些低沉。能够参与公司上市,对于一名财务经理人的成长来说,是最好的催化剂,这两次错过对武学东来说,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

“至于未来,我很想在40岁回到学校,把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再静下心来体会一下,或者分享给其他人,让他们少走弯路。其实,干了十几年财务工作,这期间经历了很多,成绩也不少,但是真正值得说道的或者说有价值的,是这些年培养了一些人,他们都很优秀,在各自事业上发展得很好,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价值,应该算是对我的价值观和理念的认同吧,在若干年后如果回头看的话,这或许是惟一让我难忘的事情了吧!”武学东笑了笑,“如果有机会做CFO,那也应该是50岁以后的事情了。”

“其实也有很多企业来请我去做财务总监,有外企,也有民营企业,我对外企太熟悉了,在外企我最担心的是会变成一个Processor,没有任何创造性可言;民营企业虽有空间,却多处于靠资源创造价值的阶段,管理的作用不大;在国企嘛,就像现在一样。其实不管什么企业,只要我还干财务这一行,我最看重的是直接上司或者一把手的人品,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都希望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我对什么企业不是太在意。”武学东看了看窗外,不远的河边一个小区刚刚建起,很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理想主义者的突围

个周六的午后,清华东门外财智国际大厦的一个办公间里很是热闹,财务经理人俱乐部的会员们每个周末都会来到这里交流心得,互传新知。嘈杂的人声中,普天股份终端事业本部资源控制部副总经理肖旭东的声音尤其高昂。

“我做财务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现金为王,成本领先’,一个财务经理需要一定的职权,才能实现这些想法,现在国内许多企业的财务经理太憋屈了,我在IBM深圳和北京工厂工作时,上司是公司的CFO,那才是真正的CFO,对一件事有争议时,如果公司其他高层领导或者总经理说Yes,CFO从专业角度说No,那一定是No。”肖旭东稍显激动地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财务经理人 的新闻 关于 财务经理人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