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控成本重创新拓融资
从惠普公司的韦曼到通用汽车的瓦格纳,《财富》500强的企业中,大约有1/3的CEO都做过CFO以及类似的角色。会计专业毕业、做过十几年会计的北京雨昕阳光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下称“雨昕阳光”)总经理孙培雨也和韦曼等CEO有着同样的经历。
韦曼和瓦格纳都是在企业处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被临危受命。“从2000年成立到如今年销售额上亿元,雨昕阳光也正处于企业转型的爬坡期。”财务出身的CEO孙培雨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同时,更关注销售模式从代理向直销转变后,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产品创新和降低成本费用。
注重成本控制与核算
一本本装订成册的记账凭证整齐排列,财务制度上墙、内控规范成册。记者走进雨昕阳光,首先看到的就是由孙培雨亲自制定的财务绩效指标:成本控制与核算被列为第一位,紧跟其后的是固定资产管理、资金供应及时性和财务制度的完善性。
孙培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低迷期,企业增长乏力。“唯一能够提供公司未来5年甚至10年准确收益预测的只有CFO。”和企业CEO的豪言壮语相比,公司的每股收益、现金流等财务数据更加真实。数据让企业家清醒、明确自己的定位和产品诉求。
因此,他要求公司的财务人员定期于每月的5日将公司的销售统计表、成本核算表和资金往来表等财务数据报送给他,在每周的公司例会上,公司的管理层都要听取财务部对上周企业销售和现金流的分析,以及对下周企业经营的预测。
孙培雨的办公室书柜里摆放着《定价定天下》,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要从单一的零售模式向直销转变,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孙培雨告诉记者,目前,雨昕阳光在全国设有20个省级办事处,一个分厂,800多家代理商;产品覆盖了国内近30个省市、自治区,有数百家品牌专卖店、店中店、商场专柜。但在出口面临英美和欧盟的反倾销反补贴“双反”阻击、内销遭遇中国内需乏力的大环境下,销售模式必须向工程对接、和设计院合作、跟着开发商走转变。
孙培雨向记者举例说明了转变模式的迫切性:在代理销售模式下,太阳能生产商可以让代理商先付款再发货,或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企业可以迅速回笼资金。但随着网络销售等购物模式的多样化,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店中店购物。市场的改变促使太阳能企业也要走直销路线。但直销带来的分期付款、后付款等模式,给太阳能生产商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
近日,雨昕阳光和大兴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签订了一项太阳能项目。开发商先付总货款的20%,等太阳能产品安装完毕后再付款到80%,验收合格后再付款到95%,余下的5%作为后期维修费用。这样算下来,全部货款回收要几年的时间。
基于上述原因,2013年雨昕阳光将重点加快实施代理和直销双网络建设,开发全国工程市场,成立太阳能工程公司,加快工程市场的开发。
持续创新主动创新
在拓宽融资渠道,降本增效的同时,雨昕阳光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扶持。孙培雨表示,作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入围企业,每年公司都能获得当地财政部门的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贷款。
近年来,雨昕阳光先后中标并建成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太阳能热水工程、北京市大兴区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太阳能路灯工程、河南焦作市政府热水工程等重大民生项目。
如果把政策扶持看做外力,企业的创新就是内力。“持续创新、主动创新、注重效率”不仅是雨昕阳光的企业文化,也是公司做大做强的灵魂。孙培雨特别强调创新不仅包括产品的升级换代、还涵盖了财务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公司近三年申报数十项专利并成立专业研发团队,坚持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路线,还积极参与太阳能行业标准的修改与制定。
财务资金的集中化管理不仅可以防止资金的沉淀,还能集中资金办大事。孙培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雨昕阳光遍布全国的营销机构,每年上亿元的销售额,如果早一天回收资金,仅存银行的定期利息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虽然中国制造正处于调结构、稳增长的阵痛期,但城镇化将给太阳能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孙培雨称,雾霾天的持续呼唤清洁能源,7月1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对光伏产业将实施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六大扶持政策,可再生能源产业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