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汇局浙江省分局:全面提升内部审计整改评估绩效”
作者 沈杭 通讯员 楼芳
近年来,外汇局浙江省分局探索并构建“及时性+有效性+真实性”的标准化整改评估指标体系,着力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发挥好整改评估对外汇管理履职支持作用。
打造高效务实的整改评估组织架构。外汇局浙江省分局充分发挥内控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作用,建立内部审计整改评估工作指引,在指标体系、整改评估方式方法和整改评估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了制度性的规范要求,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成效。对以往开展的审计项目分类梳理,结合年度审计计划,按审计发现的问题数量、问题程度,将审计整改评估分为审中评估和集中评估两种方式,有效合理利用评估资源,提高评估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整改评估中,搭建审计部门、业务部门、被审计单位(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协商解决、统筹推进的整改工作模式。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整改工作承担主体责任,具体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业务部门履行指导职责,从专业角度指导整改措施落实;内控监督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督促被审计对象切实整改问题,对整改措施不实、成效不足的督促纠正。
深化内部审计整改评估工作成效。外汇局浙江省分局通过调查研究创新设计了审计整改评估核心指标体系,全面覆盖了审计整改的组织管理、整改内容、整改时限、整改成效。指标体系共有3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满分为100分,并根据相关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对应设置了评估参数,以提高重大问题整改的评估权重。同时,根据整改评估得分和风险识别具体情况,对整改工作开展不到位的被审计单位进行长效管理,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对易发生“屡审屡犯”问题的领域,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制度性漏洞和机制性缺陷,持续加强对整改情况的“回头看”,依托业务系统,不定期对行政许可实施、事中事后监管、检查处罚情况进行非现场摸排,实现审计整改督办关口前移,健全“遏制屡审屡犯”长效机制。
推动审计整改评估成果高质量转化。近两年来,外汇局浙江省分局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制度性漏洞和机制性缺陷,认真分析问题发生根源,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并采取问责制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部分地市分局全面新增、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审计整改评估打分情况看,各项整改措施到位,能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促进业务在制度框架内规范开展,明晰内部各部门岗位权责,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重点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和“以服务实体经济”两大核心点开展审计整改评估。对浙江舟山自贸区政策绩效审计整改评估中,重点关注自贸区政策落地进展,有效推动个别自贸区外汇改革政策实现“零突破”;对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政策的审计整改评估中,重点关注平台新场景应用建设进度,推动银企融资场景率先试点,有效覆盖“义新欧”班列相关企业融资需求;在经常项目便利化政策审计整改评估中,重点关注政策宣传力度情况,推动试点地区充分利用好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发展政策。
延伸阅读:
局审计组进驻市水运事务中心开展内部审计
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