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版四大之路(2) |
来源:天地人大站
发布时间:2003-02-02
作者:geeguyer
编辑:ycy |
|
笔试篇 本来想三大分开写的,但最后决定按时间顺序写,因为这样我的思绪更流畅,望朋友们见谅。 安永进人大非常的早,我记得很清楚,9月20号,当时是让所有到会同学填了一张申请表,我是被我财政金融的同学叫去的,也是那个时候,我开始接触到四大。 安永也是第一个进入人大召开宣讲会的,那次安永来了几个高层,宣讲会的气氛很热烈,会上被告之要求再投一份简历,我当时对安永宣讲会的印象非常好(至少在KPMG来之前是这样的),自然又去投了简历,但不想却没有获得笔试资格,看着自己的同学高高兴兴去笔试,我第一次感到了失落。就在那个时候,德勤给了我第一个笔试机会,也给予了我信心,所以我一直对德勤心怀感激。(一样一样,呵呵) 德勤的宣讲会比安永的晚两天,而普华的宣讲会夹在他们的中间,这样我就有机会在三天中看到三家的宣讲会,进而有个比较。说实话,我的感觉是安永的比普华的好,普华的又比德勤的好。这个真的说不出为什么,只是感觉而已。后来普华也通知我笔试,比德勤晚两天。 DTT的笔试内容前面都有人说过了,我当时是在未名上看到了上海那边的考题,针对其做了一些准备,主要是中英文商务文书写作方面,后来的确派上了一些用场。但我对德勤笔试的组织工作很不满意,整个考场显得很乱,缺乏组织。笔试总体说来做得不好,因为做错了一些题,英文写的也不是那么好,所以感觉很悬的样子。 普华的笔试因为北大比人大早一天,所以知道了考试的形式,一篇阅读,一篇作文,结果我还是考的烂次,这个后来我的一面经理跟我确认了。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后来发现,其实四大的笔试只要过了一个基本线就成,就都会有面试资格。普华的笔试组织就比前两个好多了(据说安永的笔试组织工作也是差强人意),至少有工作人员很认真的核查考试人员名单。 KPMG的宣讲会最晚,印象最深的就是派出了40多个进KPMG一两年的员工现身说法,为大家介绍KPMG,缺点是宣讲时间太长,拖了两个多小时,不知道明年我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为师弟师妹介绍KPMG我没意见,不过要站两个多小时就要打个问号了。我在去面大Par的时候给他提过这方面的意见,没想到他居然非常agree我的意见,他说他去了北大的career talk,也是感同身受。 KPMG的笔试是三家里组织最有序的,分成了几个小教室,分两场同时进行,考场纪律非常严格,到时间就收卷,绝没有一分钟的拖沓。考试形式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得差不多了,数理逻辑部分主要是考察对图表数字的分析能力和敏感度,英语部分则真是硬碰硬,但我想说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念,自己对时间要把握的非常清楚,笔试时间永远是紧张的,如何利用好它就完全看个人是怎样控制它的。 面试篇(1) 安永仍是最先开始面试的,看到同学面试都有了,而自己DTT,PwC的笔试都做的不好,感觉希望越来越少,那时真的是郁闷到了极点。现在看来,self motivation还是很重要的,刚刚找工作的人往往很脆弱,这个和我们平时遭遇挫折太少有关,其实找工作哪有不碰到挫折的?现在看来,这些都很好的砺练了我的承受能力。所以当德勤的面试通知第一个到来,真是高兴得不得了。 我很早就准备好了去面试的行头,西服、皮鞋、眼镜,手表。我知道很多朋友讨论过穿西服是不是必须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就是自问一下穿西服会不会出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穿西服与学生身份不太符合,我的回答是穿西服一般不会出问题,而不穿的话则可能有未知的风险,因为你不知道面试官对穿西服有没有要求,与其冒可能出问题的风险,不如穿个西服保险。而西服的质量则不那么重要,只要干净整齐就成,颜色以藏蓝色为最佳。 之所以把手表也算作必要装备,是因为手表是体现你拥有时间观念的重要工具,戴不戴道理也同西服。推荐找工作的朋友们去找一些有关礼仪的书来看,一方面是对个人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帮助你准备面试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我这个学习选修了金正昆教授《涉外礼仪与实务》的选修课,觉得获益匪浅。对个人帮助很大。金老师是国内著名的礼仪学专家,写过很多著作,如《外事礼仪》等等,大家可以找来读读。可惜下学期金老师没开选修课,大家没办法亲自听到金老师风趣生动的讲课了。 DTT的一面是群面,12个人一组,时间1小时,内容很简单,自我介绍加集体讨论,最后有个问问题的时间。自我介绍我自然准备过,但毕竟第一次用英文说,所以有些磕磕绊绊,在介绍的最后我拿出了我参加GMC比赛的一份管理报告,作为与众不同的突破点,应该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接下来的集体讨论就成了我的噩梦,我居然在20分钟里的时间一言未发!一方面是讨论的题目是我平时没太注意的,所以没法立刻组织出成型的论点和论据,另一方面,12个人进行的大讨论,时间只有20分钟,我又不是特别aggressive的那种人,导致我老抢不到发言权。因此当经理说“Time is up”的时候,真是好沮丧,结果在问问题的时候抢着问了一个很冲的问题:“DTT如何很好的协调高工作压力下员工之间的关系?”审计部经理听到我的问题后,皱皱眉头,把我的问题交给了HR的经理,让她代为回答,HR经理的回答很简单:“谁说高工作压力下员工之间的关系就会有问题呢?如果他们都很喜欢他们的工作,他们会在压力下更努力,更融洽的工作。” 当时我就觉得自己是彻底没戏了,黯然走出了德勤大楼。
|
| 推荐:初入职场——会计新人职场宝典 |
|
|
评论区 |
|
|
|
|
用户登录 |
|
|
一周热点新闻 |
|
|
热门招聘 |
 |
|
|
专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