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视野茶会计人文正文
 

会计思维方式浅谈

来源: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10-02-13  作者:刘书兰   编辑:accliu

阅读:6039  打印   RSS 字号:||

依稀记得小时候,父亲每天用算盘敲来敲去,并在一个厚厚的大本子上写着什么。我忍不住好奇心,偷偷地翻看:“刘云庆家:7人,每人半斤棉油、两斤猪肉、五斤白面,共……”。事后我从母亲那得知父亲是生产队的会计,由此我对会计工作便有了好感。待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填报了会计专业,1984年我被湖北财经学院(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录取,从此便与会计结下不解之缘。

一、复式记账法将我引入会计殿堂

一进入湖北财院,学校就发给学生每人一把算盘和几个小本子。我当时很兴奋,每天回到寝室就练习珠算,并抄写阿拉伯数字“0、1、2、…8、9”。刚开始,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大家比赛着看谁最早通过五级;谁知通过五级、还要通四级、三级……时间久了,开始满腹牢骚,更怀疑专业选择是否有误,殊不知这是会计人必备的基本功。等开始学习《会计学原理》课程,了解了资金平衡关系与复式记账法,认识了会计记账使用工具,才明白当年父亲使用的是“会计账簿”,并没有使用凭证,也没有编制什么会计报表,只是一本流水账。随后学习了一年的企业会计学,工业企业会计、农牧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等,会计知识如排山倒海之势向我涌来,我也渐渐明白了资金之间的平衡关系及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断定父亲所采用的是一种“偷懒”记账方法—一单式记账法。不管是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还是借贷记账法,无不显出复式记账的精髓,即:“有借(收、增)必有贷(付、减),借(收、增)贷(付、减)必相等”。简而言之,对同一事物,不但要反映其来路,还要反映其去向。正是复式记账方法的平衡之美、对称之美、因果之美、……,带我走向会计、爱上会计和当上会计。

二、会计准则使我领悟会计之魅力

1988年大学毕业后,我从事了会计的教学工作。面对我的学生,我学习着、奋斗着、实践着,以将我所热爱的会计学知识传授给他们。

1993年可谓是会计界大记事年:“两则两制”的颁布实施,给会计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掀起会计人学习的一个高潮。对1993年准则的认识,正如葛家澍(1996)的评价:“如果说1985年颁布和实行的《会计法》旨在将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企业、各单位的会计工作任务和会计人员职责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载入新中国的会计史册,那么,由财政部颁布并在1993年7月10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又成为中国会计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的会计准则的历史,并为今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开辟了道路”。

2001年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标志性事件。这一会计制度不仅使各行业的会计核算有了统一的规范,更集1993年会计改革以来各项改革新措施之大成,表现了那段时期的改革精神,是当时企业会计改革的集中体现。

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共有39个会计准则和48个审计准则。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计成果,与以往的改革措施相比,彰显其独特的魅力:第一,其构建了较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运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第二,其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趋同只是第一步,等效才是目标”。我国会计在与国际惯例的认识和处理上,显得更加主动,赢得了国际会计组织的认同,也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第三,创新了会计准则内涵。2006年准则改变了一种传统作法,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构成准则体系的正文,同时以准则应用指南附录的方式规定了156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用于满足企业记账的实际需要。这一创新模式,既实现了准则主体内容的国际趋同,又提高了会计准则的操作性,创造性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的难题。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企业会计改革发展的30年,也正是我大学毕业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的20年。我亲历了我国会计快速改革发展过程,与其一同成长,见证辉煌。若说复式记账法将我引入会计之殿堂,那么会计准则不断完善使我真正领悟会计之魅力:“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推荐:初入职场——会计新人职场宝典
1 2 下一页
【已有4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分享 打印 意见反馈
更多关于 会计人 思维方式 的新闻
评论区
我来讲两句:
  • 昵称: (评论通过审核后可获得10个金币奖励) 快速登录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