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活CFO
网络公司的几起几落以及近期的
几次轰动世界的假账丑闻使CFO这一带着光环的职位渐渐为大众所熟悉。国内很多企业在改组时纷纷效仿,但各个企业间CFO的职责却大相径庭。在国外,CFO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关键人物,是集团财务管理的最高负责人,直接或间接地领导集团各级子公司的财务工作,在企业的行政体系里是仅次于CEO的第二号人物,很多公司的CFO还是董事会成员。
而在我国,CFO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企业的总会计师,是企业要求其能够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和资本运营提供高水平服务的专家。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在学习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有了“总会计师”制度。当时的总会计师既要对国家负责,又要对厂长(经理)负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企业总会计师大都要对总经理负责。有的企业的最高财务管理人员也叫财务总监,他们或是对董事会负责,或是对总经理负责,有些还需要对监事会负责。三资企业大多效仿国外的管理模式。虽然国内外财务负责人的称谓不同,但财务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正是因为如此,问题随之增多,且严重程度愈演愈烈。
那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什么才是CFO的真正职责呢?
1.加强本业技能
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时期,我们原有的会计制度,都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财政部花了很大的精力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
但新旧制度的更替,使得会计找不到依据,各个公司就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反映,给审计工作也带来难度。所以现在所谓的假账,很大程度上是这方面原因。
同时,CFO和其他执行财务的人员在衡量和监控财务结果时,往往会遇到技术障碍(包括传统的会计职能)。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要迅速与世界经济接轨,近几年的财务制度和相关准则不断增加和修订,但精通中西方财务制度和准则的财务人员少之又少。因此,要想做好一名称职的CFO,不断巩固提高会计技术知识是一个绝对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2.取得信任
对财务管理人员而言,最困难的挑战之一是与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取得一致,毕竟业务管理人员对财务了解不多,经常对财务管理人员持怀疑态度。财务管理人员若要成为业务运作的有力支持者,必须真正取得业务管理人员的信任。
3.为其他员工提供培训
一个采购部经理希望降低原材料的单位成本,便以大批量采购来获得较大的价格折扣,但他很容易忽视公司因此而在存货方面大量投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类似地,一个销售部经理为了签订一份销售合同而给予客户较长的付款期限,却会忽视公司因此将在应收账款方面加大投资。所以,CFO和他的财务部门必须对业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具,协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但是,首先要克服来自文化方面的重大阻碍。业务管理人员通常认为财务经理过于技术化,不了解实际业务,只注重数字,甚至于业务管理者有时会敌视财务人员。这些文化观念使得财务管理者和业务管理者之间交流过少,理解不够。财务经理应该参观生产现场,参加生产会议,甚至陪同销售经理去拜会客户。
4.协同促进EVA
公司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不同部门往往有着不同的业绩衡量方法和不同的目标,使一个部门获益的措施常会增加其他几个部门的成本。如果所有部门的共同努力方向是EVA(经济获益量),不同部门的经理就会加强协作来提高全公司总的利润率。
世界一流企业的财务功能都很积极主动,它们经常评估创新方法为公司创造价值。例如,上市公司财务部门一直在监控当前股价和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的关系。通过估计公司的业务组合,财务部门可以量化当前股价与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即公司股票内在价值超过当前股价,财务部门可以找寻不同的方法来消除差距,比如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或者回购股票,或者重组产品组合,诸如剥离或者出售某些资产、让子公司上市、并购其他业务或者放弃与公司战略不符的业务。
5.设计公司的未来
CFO要起到设计公司未来的作用。CFO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要成为沟通投资人期望与管理队伍实际可执行目标的最好桥梁。如何说服贪婪的投资人接受公司可行的目标,并说服管理队伍一定要达到这个目标,这是CFO非常难做的工作。CFO绝不能只是一个会计,一个传统的账房先生,他必须懂得市场的机会和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在哪里,如何确定公司的规模、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以及盈利能力,竞争对手的股价是如何定的,借助这些指标来合理确定一个投资人能接受的目标,了解公司报表数字背后的东西。这已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总监所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