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融资渠道
“让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有难度。
中国黄金属于矿业企业,这样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投资的资金大,回报期长,通常来说,买一座矿山就要几亿元,建设一个矿山也要几亿元,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可建成投产,“资金”成为制约矿业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中国黄金,自然是生产黄金的,而黄金不仅具有一般产品所拥有的使用价值,同时,它还具有货币职能。2007年9月,武警黄金部队在甘肃探获一座超大型金矿床,其黄金资源量突破308吨,其黄金储量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一,潜在经济价值达到500亿元人民币。中国黄金作为我国黄金资源占有量的“状元”,通过竞拍获得了一条储量达152吨的矿脉,这使其黄金资源占有量达到了1200吨,用“守着金山”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市场对这个企业认可的一个简单例证是:2007年,中国黄金控股上市公司——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黄金,600489),股价一度飙至150多元。
这种特殊性,加上中央企业的背景和良好信誉,按道理说,中国黄金应该根本不愁资金问题,银行也好,基金也好,其他资金也好,恐怕都会追在中国黄金身后,争着给企业借钱。
可刘冰一点也乐不起来。
“虽然中国已经超过南非,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金国,但黄金资源本身是非常稀缺的,这个行业永远是‘小行业’。我们的黄金产量每年不过280多吨,按200元/克计算,产值不过500多亿。同时,和很多国有企业一样,我们的注册资本金偏小,只有20多亿。由于国资委严格限定和关注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所以,我们必须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
一边是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一边是企业随着经济大环境向好需要大踏步发展,这样的矛盾考验着刘冰作为总会计师的专业水平。而他给这道难题写出的答案是: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并举。
“股权融资可以改善资本结构,但股权融资规范性要求强,运作的时间比较长;债权融资相对简单,但很容易就会影响到资产负债率。我们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除在中国上市的中金黄金外,2008年4月10日下午,中国黄金全资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与艾芬豪矿业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金山矿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中国黄金与基金公司合作,以约2.18亿美元收购艾芬豪矿业公司所持有的加拿大多伦多上市公司——金山矿业有限公司41.99%的全部股份,从而拥有了境内境外两个上市公司。
在债权融资方面,黄金集团也做了很多尝试,短债、企业债、中期票据,他们都有涉足,同时,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他们还尝试了信托类理财产品。
2007年10月15日中国黄金集团公司2007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成功,并于10月16日正式上市流通。本次短券获得人民银行批准发行额度10亿元,分两期发行,第一期发行5亿元,采取贴现式计息方式,实际发行价格95.31元,票面利率4.9208%,期限365天。11月,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国家开发银行为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资源开发和并购、资产并购重组、矿山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其他经营性业务,提供金融支持。
2009年4月28日,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成功发行2009年企业债券,募集资金20亿元,并于4月30日全部到达公司基本账户。这是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在长期债券市场的首次创新。
“我们从银行贷款,利息是根据基准利率下调10%,短债和信托产品的财务费用还要低。”这样,他们通过债券融资,解决短期资金问题,降低财务成本,给股权融资创造条件,达到条件后,再通过股权融资,改善资本结构,降低了资产负债率。目前的中国黄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0%多,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