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建:不得不说的项目风险
[职业动态]在耀皮玻璃任CFO已经13年。
[公司动态]耀皮玻璃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玻璃制造行业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目前国内浮法玻璃产能严重过剩,耀皮玻璃的利润也因此连续三年下滑明显。但是作为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中英合资背景的耀皮玻璃始终坚持品质、高端、环保,并相信春天早晚会到来。

[CFO看点]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玻璃生产和研发周期长,投资大,失败率很高。孙大建表示,“玻璃行业很大的一个风险在于对市场的预判,一些投资项目在投资初期预计的利润往往等到了实施阶段大打折扣。从我们历年投资来看,其实失败的比例还是挺高的,真正成功的大概不足50%。”以耀皮玻璃近年来曾经收购的天津和广东的两个玻璃制造企业为例,那家广东的企业从2000年被收购并完成大修后连续盈利,发展到2004年已经弥补了之前所有亏损,并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但是自2005年开始,由于品种单一,生产线的老化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又逐步陷入困境而无法自拔,现在已经基本关闭。而那家天津公司虽然质量上乘,保持了多年的“最赚钱的浮法线”的美誉,同时还清了被收购前的全部借款,但能否笑到最后尚不得而知。
为了保证研发的持续和新项目的投资稳健,孙大建强调在做项目分析时尤其应注意把控风险。“新的产品从哪里来,研发出来的产品是不是具有商业价值,未来推向市场是否有盈利能力,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在我看来上报一个新项目材料,分为可批性和可行性两种,这其中财务的论证和把控尤为关键。还有就是将日后究竟是否可行设法与项目建议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也非常重要。”
刘红建:把控供应链
[职业动态]在益海嘉里集团工作10年,2004年至2008年任集团财务经理,2008年至今任会计管理部总监。
[公司动态]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集团),是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在华投资的以粮油加工、仓储物流、内外贸易为主,集煤炭经营、清洁能源开发、房地产于一体的集团公司,也是中国国内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之一。
作为从收购、生产再到销售这样一个产业链如此之长的生产制造型企业,益海嘉里的成功得益于垂直一体化业务的模式,跨越了从原料采购和加工到营销、品牌化、销售和分销的整个价值链。

[CFO看点]对于刘红建来说,工作重点还是要做好企业的财务管控。为了防范供应链过程中的风险,益海嘉里经过一系列的整合,将供应链的前端、中端、后端全部整合进了企业的ERP系统中,”现在的ERP系统上还整合了很多我们自己开发的系统,比如赊销管理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费用管理系统等等。现在从订单生成到出货再到货款回笼,我们是完全通过系统做控制,通过订单额度的评估之后,如果订单超期,系统就会自动提醒该订单的负责人,进行相关工作。“
高度系统化的作业管理、全供应链的精细控制,可以说从财务管理角度已经做到风险可控,万无一失。但是刘红建也坦言,即使ERP系统再完整,依然也有系统覆盖不到的环节,”比如在仓储过程中,这个过程耗时较长,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再加上仓库的条件,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容易产生风险。“或许每个企业都是这样,总有无法避免的风险,正因为财务管理贯穿了整个供应链的管控,才能企业风险降到最低。
相关话题链接:策划:百个CFO论十财务话题——100个CFO的八年之价值整合篇
100个CFO的八年之公司角色篇
100个CFO的八年之团队篇
100个CFO的八年之资金管理篇
100个CFO的八年之融资篇
100个CFO的八年之并购篇
100个CFO的八年之信息化应用篇
100个CFO的八年之预算篇
100个CFO的八年之风险管理篇
100个CFO的八年之战略成本篇